與傳統人工檢定相比,自動化檢定智能電表該系統所需室內計量檢定人員可減少58%以上,人均檢定生產效率提高18倍(是目前國際平均水平的5倍),設備場地投資減少7400余萬元,每年直接成本減少6090萬元,計量精簡人員充實到故障綜合搶修一線。系統大規模運行的實踐成果,進一步驗證實現了人員最精化、效益最大化、服務最優化。
通過重點研究影響流水線主要功能和工作節拍的關鍵技術,計量中心提出了貨位“碎片整理”等針對性強、可操作性強的改進方案和措施。該中心自行研究設計了設備自檢功能,發現問題及時告警和糾錯,對無法糾錯故障,自動進行故障設備隔離以保障其他設備的正常運行,總體出入庫能力較2012年提高25%左右。
計量中心室內檢定部副主任周永佳介紹到,系統正式投運以來,為深化系統智能糾錯處理功能,該中心累計改進了關鍵技術14項,設置了1704個告警和處理方案,并實施了檢定模塊與接口的標準化作業流程,有效提升了系統生產效率和設備利用率。作業過程無人工干預,避免人為因素,確保檢定質量穩定一致,可有效執行技術標準、管理標準和工作標準,為全面提升電力營銷服務水平以及電能表計量的公信力提供了高科技層面的技術支撐。
管理優化提升檢定配送效能
“兩個五百萬”工作目標的提前完成,離不開該中心堅持不懈的科技創新,更離不開其管理的精益化運作,計量中心運營管理部副主任嚴華江向記者介紹。
該中心通過實施“日會商、周分析、月評估考核”的管理模式,深入挖掘業務流程各環節產能潛力,不斷優化業務流程,縮短檢定節拍。構建了系統整體運行評價體系,實現關鍵指標的自動評定和輸出。
嚴華江解釋道,根據“點到點”的直配要求,該中心通過整合生產全過程的各系統平臺信息,實現對各生產環節精益化管控,并利用智能配送輔助系統,合理調配配送周期和配送量,實現了供應方供貨能力、需求方實際需求和集中檢定配送能力三者之間的動態平衡,實現了經濟、高效和不間斷配送要求。
據悉,目前該中心日檢定量最高達到2萬只以上,檢定效率比2012年提高約30%,對全省11個地市供電公司及64縣供電公司的電能計量器具進行集中檢定與統一配送。